请别失去对理想的追求

 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是中国近代史,听名字就是很让人期待的课程,期待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师,给我们讲述胡适、鲁迅,讲述当年时局的激荡与社会的变革,讲述青年学子们为了图强而做出的各种求索;期待老师给我们讲述清朝、义和团 、同盟会,讲述那时封建统治者,农民起义军,革命党人为了维持残局、驱逐洋人、维新变法之间的牵扯纠葛;期待老师给我们讲述洋务运动、戊戌变法、新文化运动、五四运动、以至辛亥革命,讲述当年中国曲折起伏的脉络。

  期待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课老师还原我们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,而不是冷冰冰的起因经过结果、地位影响意义,期望我们的神经能够随着慈禧卖国而愤怒,为革命党人牺牲而悲伤,为青年觉醒而希望,也希望老师能够讲出深刻的历史批判,讲出五四运动狂热的浪潮其实偏离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,讲出当时人们狂热盲目的去呼喊打倒什么主义,实现什么主义,不如去呼喊打倒贫穷、打倒愚昧,打倒奴性。

  然而第一节课却让人失望,其实也难怪,于是残留下整整俩节课的折磨:中国近代史课上,老师ppt的第一幅图,就是拿外国的圣经引出外国的大学模式说了一通外国学院,然后再翻出俞敏洪李开复, 把大学要学的各种能力翻翻覆覆念了几遍,却不知道李开复的爸爸是一位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学者。

  大学教育的精神土壤竟然已经贫瘠到此般地步,那么又能期望学生们是怎样的呢,我不禁在课堂上环顾四周,学生们纷纷趴在桌上忙着自己的事情,零零星星几个还愿意努力听课的孩子,又不知道被这节课磨去了多少兴趣,渴望去学习的知识,总是被削减、剥离,最终成为几句空洞冰冷的定义,印在一方狭狭的试卷上,最终没有刻在渴求的心里。

  后来又上了一节flash游戏开发课,老师一上来就讲这个做好了能拿多少万的月薪,多少多少万,我突然想起李开复的老师所对李开复说的:"挑选一个狭窄并重要的领域作研究,毕业的时候交出一篇世界一流的毕业论文,成为这个领域里世界首屈一指的专家。任何人提到这个领域的时候,都会想起你的名字"

  为了拿月薪而努力,还是为了成为世界一流而努力,这是两种差别多么大的生活,前者只满足于生计,终日为生活奔波,为了柴米油盐终不快乐,后者却追求超越,却能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己的价值,获得巨大的成就与满足。

  中外老师截然不同的两种讲法,或许侧面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艰难,但也暴露出了中国社会的集体无理想、集体无追求的现状,这与中国教育的失败是分不开的。

  贫穷不可怕,怕的是失去了战胜贫穷生活的斗志,怕的是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。

  诚然,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,是一个理想集体缺失的环境,或许追求理想的人,会很孤独,但是追求理想,你便不会绝望,追求理想,你总是能够看到希望,总是能够知道下一步要做些什么,不会迷惘。

  所以,请不要失去对理想的追求。

kisence

潮落江平未有风。